您的位置 > 首页 > 国际前沿

案例分享 | 纽约:9/11纪念博物馆

发布日期:2024-07-25     来源:     阅读: 1167



9/11纪念博物馆


9/11纪念博物馆位于纽约曼哈顿归零地(Ground Zero),旨在纪念2001年9月11日在宾夕法尼亚州尚克斯维尔附近的世界贸易中心遗址和五角大楼发生的恐怖袭击中遇难的2977名人士,以及1993年2月26日世界贸易中心爆炸案中的六名遇难者。


作为纪念广场上唯一的建筑,它谦虚的立于地面之上,不影响广场的氛围,同时又以绿色生态的有机形体向游客展示和开放。通过独特的建筑艺术设计,重申对生命的尊重,将城市日常生活与过往纪念之间和谐平衡。






1

9/11纪念馆


图片来源: www.911memorial.org


9/11纪念馆是一座悼念场所,其设计的目标主要有四个:1.强烈感受到双塔原来的存在;2.将人们的身心吸引(纪念体验);3.在忙碌的城区中营造出宁静;4.一片安静美丽的开放空间。设计师采用了简约的元素和材料,单一使用花岗岩铺成道路,制成长凳,同时整个广场采用同一树种,通过有限的色彩运用塑造出安静的氛围。在整个科技和建造的过程中,可持续性的思想一直贯彻其中,高效的雨水利用系统,树林灌溉系统使得纪念广场水循环平衡,高密度的森林在各个季节都营造了令人舒适的微气候,广场的设计单元都容易更换和维修,森林的土壤足够项目茁壮成长。



摄影:JIN S. LEE


方坑代表了双子塔的痕迹,每个基坑都衬以瀑布,瀑布跌落进倒影池中。遇难者的姓名都被镌刻在围绕着两个巨大纪念池的青铜板上,构成了纪念馆的核心。在这个纪念园内,游客可以穿越一条清晰的界限,从城市的日常生活转换到这一由成荫的绿树和雷鸣般的瀑布组成的神圣的地区。游客们向下行进,将正式遇难者的姓名,随后上升穿过树林回归到城市的日常生活。





2

9/11博物馆


摄影:JIN S. LEE


9/11 博物馆邀请游客在双子塔曾经矗立的地方了解 9/11 袭击和 1993 年世贸中心爆炸案的历史。博物馆将建筑、考古和历史融为一体,创造了一场难忘的邂逅,讲述了袭击的故事、后果以及经历过这些事件的人们。


摄影:JIN S. LEE


博物馆的斜坡向下延伸为原世贸中心建筑群的巨大空洞,位于斜坡的尽头被称为“幸存者楼梯”,9/11 事件发生时,位于高架世贸中心广场边缘的这个楼梯为逃离现场的人们提供了一条畅通无阻的出口。




3

幸存者之树


摄影:JIN S. LEE

2001 年 10 月,人们在世贸中心遗址发现了一棵严重受损的树,树根折断,树枝被烧焦折断。人们将这棵树从废墟中移出,并交给纽约市公园和娱乐部照管。经过修复和复原后,这棵树于 2010 年被送回纪念馆。新的光滑树枝从粗糙的树桩上长出,形成了这棵树的过去和现在之间的明显分界线。如今,这棵树成为了坚韧、生存和重生的活生生的见证,也被称为“幸存者之树”。




4

9/11纪念林地空间


摄影:JIN S. LEE


林地空间位于幸存者之树西侧,大致位于救援和恢复工作期间使用的主要坡道所在位置。在世贸中心的历史上,坡道在袭击后帮助受害者家属进入现场,以及帮助清理废墟并开辟重建道路的工人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林间空地的焦点,巨石粗糙的边缘和大尺寸是为了纪念林间空地纪念者所面临的挑战而创建的。广场准备通过高密度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混凝土和钢筋来支撑巨石的重量。这种加固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巨石位于 9/11 纪念博物馆正上方的林间空地上,该博物馆延伸到地下 70 英尺。在施工现场,工人们在巨石周围铺设了路石(Verde Fontaine)。这块石头,加上改良的灌溉和土壤通气系统,确保树木、草、常春藤床和其他景观元素能够茁壮成长。同时石块上面镶嵌着世贸中心的钢材,通道两端都有铭文,也通过这个设计采用了来自原世贸中心遗址的钢材。2019 年5月30 日,即救援工作正式结束17周年之际,林间空地正式启用。


这片林地空间铭文写到:

这片林地空间献给那些在我们需要帮助时

导致其受伤、生病和死亡的人们

包含响应者、救援人员、幸存者和社区成员

因为暴露在空气中弥漫的危险和毒素中

他们在2001年9月11日之后长期遭受痛苦

在这个被称为 “地面零点 ”的场所内外

五角大楼以及在恐怖袭击之后的

宾夕法尼亚州尚克斯维尔附近

我们向来自美国各地和世界各地的

数以万计的人们致敬

他们伸出了援手

他们的无私和决心

他们的毅力和勇气

重振了这座处于悲痛的城市

给国家带来希望

并鼓舞了全世界


摄影:本学会相关人员


这座博物馆与广场上多样化雕塑和谐并存,互相融入,将建筑与人文相互联结,这种存在深深的激起游人的共鸣,缓解沉重焦虑的心情。




5

“光之致敬”艺术装置


拍摄者: JIN S. LEE


“光之致敬”是一个纪念性公共艺术装置,首次在9/11事件发生六个月后展出,以一种独特而简单的集体纪念姿态,每年 9 月 11 日晚上从黄昏到黎明照亮这座城市。它已成为一个标志性的象征,既纪念那些遇难者,又庆祝纽约坚不可摧的精神。


该装置在 9/11 纪念馆以南的炮台停车场的屋顶上,伸向天空四英里,由 88 个 7,000 瓦的氙气灯泡组成,这些灯泡放置在两个 48 英尺的正方形中,与双子塔的形状和方向相呼应。




6

技术细节


拍摄者: JIN S. LEE


彼得库克景观设计事务所用简单的绿色设计构建了一个生态的,多结构的纪念地:绿色屋顶下面有地铁车站,停车场,设备间等等。这个漫长7年的设计过程,面临诸多协调和挑战,最终和谐完工。


911纪念地使用了大多数人们都可以理解的符号语言。这种语言属于“反省缺失”的一部分。人们离开城市日常生活,进入416棵橡树组成的森林。这片森林夏季苍郁荫凉,秋季红叶夺目,冬季凋零却透过温暖的阳光,春季嫩绿鲜活。双塔原址做了向下跌落的30英尺的大瀑布,设计师沿建筑遗址四边轮廓布置了一圈并列的锥形跌落引水渠,这使得从这里跌落的水流效果更为美丽,同时也更为节能。夜晚效果同样好看。


参观者在瀑布雷鸣般的声音中沿着青铜栏杆看受害者的姓名。往后退,就是让人身心舒缓的树林。树林密度适宜,期间点缀着惬意的广场,石凳,草坪等等。设计恰如其分,不多不少。在这片安静的空间中,鲜明的尺度,特色,品质还有光,空间都让人难以忘怀。


设计师采用了简约的元素和材料。比如花岗岩使用为单一品种,铺成道路,制成长凳。草坪和攀缘植物面积克制,整个广场采用同一树种。有限的色彩运用塑造出安静的氛围。这些简约的材料和设计都是经过大量的工作才得以实现。


在整个科技和建造的过程中,可持续性的思想一直贯彻其中。高效的雨水利用系统,树林灌溉系统使得纪念广场水循环平衡。高密度的森林在各个季节都营造了令人舒适的微气候。广场的设计单元都容易更换和维修,森林的土壤足够项目茁壮成长。路面采用可再生的路面。




7

项目信息


“反省缺失”---世贸中心911国家纪念园

项目委托:911国家纪念博物馆委员会

面积:2.63hm2

地点:纽约

设计时间:2004-2010年

建成时间:2011年9月11日

设计主创:迈克尔•阿拉德、彼德•沃克及其合伙人景观设计事务所(PWP)

设计团队:马修多纳姆戴维•沃克和Conard林格伦、亨德尔建筑师-迈克尔•阿拉德、助理建筑师-戴维斯布罗迪

结构工程师:康托尔Seinuk



【END】

------------------------

编辑:朱禹诺 左飞宇

审核:李洪东





9/11纪念博物馆


9/11纪念博物馆位于纽约曼哈顿归零地(Ground Zero),旨在纪念2001年9月11日在宾夕法尼亚州尚克斯维尔附近的世界贸易中心遗址和五角大楼发生的恐怖袭击中遇难的2977名人士,以及1993年2月26日世界贸易中心爆炸案中的六名遇难者。


作为纪念广场上唯一的建筑,它谦虚的立于地面之上,不影响广场的氛围,同时又以绿色生态的有机形体向游客展示和开放。通过独特的建筑艺术设计,重申对生命的尊重,将城市日常生活与过往纪念之间和谐平衡。






1

9/11纪念馆


图片来源: www.911memorial.org


9/11纪念馆是一座悼念场所,其设计的目标主要有四个:1.强烈感受到双塔原来的存在;2.将人们的身心吸引(纪念体验);3.在忙碌的城区中营造出宁静;4.一片安静美丽的开放空间。设计师采用了简约的元素和材料,单一使用花岗岩铺成道路,制成长凳,同时整个广场采用同一树种,通过有限的色彩运用塑造出安静的氛围。在整个科技和建造的过程中,可持续性的思想一直贯彻其中,高效的雨水利用系统,树林灌溉系统使得纪念广场水循环平衡,高密度的森林在各个季节都营造了令人舒适的微气候,广场的设计单元都容易更换和维修,森林的土壤足够项目茁壮成长。



摄影:JIN S. LEE


方坑代表了双子塔的痕迹,每个基坑都衬以瀑布,瀑布跌落进倒影池中。遇难者的姓名都被镌刻在围绕着两个巨大纪念池的青铜板上,构成了纪念馆的核心。在这个纪念园内,游客可以穿越一条清晰的界限,从城市的日常生活转换到这一由成荫的绿树和雷鸣般的瀑布组成的神圣的地区。游客们向下行进,将正式遇难者的姓名,随后上升穿过树林回归到城市的日常生活。





2

9/11博物馆


摄影:JIN S. LEE


9/11 博物馆邀请游客在双子塔曾经矗立的地方了解 9/11 袭击和 1993 年世贸中心爆炸案的历史。博物馆将建筑、考古和历史融为一体,创造了一场难忘的邂逅,讲述了袭击的故事、后果以及经历过这些事件的人们。


摄影:JIN S. LEE


博物馆的斜坡向下延伸为原世贸中心建筑群的巨大空洞,位于斜坡的尽头被称为“幸存者楼梯”,9/11 事件发生时,位于高架世贸中心广场边缘的这个楼梯为逃离现场的人们提供了一条畅通无阻的出口。




3

幸存者之树


摄影:JIN S. LEE

2001 年 10 月,人们在世贸中心遗址发现了一棵严重受损的树,树根折断,树枝被烧焦折断。人们将这棵树从废墟中移出,并交给纽约市公园和娱乐部照管。经过修复和复原后,这棵树于 2010 年被送回纪念馆。新的光滑树枝从粗糙的树桩上长出,形成了这棵树的过去和现在之间的明显分界线。如今,这棵树成为了坚韧、生存和重生的活生生的见证,也被称为“幸存者之树”。




4

9/11纪念林地空间


摄影:JIN S. LEE


林地空间位于幸存者之树西侧,大致位于救援和恢复工作期间使用的主要坡道所在位置。在世贸中心的历史上,坡道在袭击后帮助受害者家属进入现场,以及帮助清理废墟并开辟重建道路的工人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林间空地的焦点,巨石粗糙的边缘和大尺寸是为了纪念林间空地纪念者所面临的挑战而创建的。广场准备通过高密度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混凝土和钢筋来支撑巨石的重量。这种加固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巨石位于 9/11 纪念博物馆正上方的林间空地上,该博物馆延伸到地下 70 英尺。在施工现场,工人们在巨石周围铺设了路石(Verde Fontaine)。这块石头,加上改良的灌溉和土壤通气系统,确保树木、草、常春藤床和其他景观元素能够茁壮成长。同时石块上面镶嵌着世贸中心的钢材,通道两端都有铭文,也通过这个设计采用了来自原世贸中心遗址的钢材。2019 年5月30 日,即救援工作正式结束17周年之际,林间空地正式启用。


这片林地空间铭文写到:

这片林地空间献给那些在我们需要帮助时

导致其受伤、生病和死亡的人们

包含响应者、救援人员、幸存者和社区成员

因为暴露在空气中弥漫的危险和毒素中

他们在2001年9月11日之后长期遭受痛苦

在这个被称为 “地面零点 ”的场所内外

五角大楼以及在恐怖袭击之后的

宾夕法尼亚州尚克斯维尔附近

我们向来自美国各地和世界各地的

数以万计的人们致敬

他们伸出了援手

他们的无私和决心

他们的毅力和勇气

重振了这座处于悲痛的城市

给国家带来希望

并鼓舞了全世界


摄影:本学会相关人员


这座博物馆与广场上多样化雕塑和谐并存,互相融入,将建筑与人文相互联结,这种存在深深的激起游人的共鸣,缓解沉重焦虑的心情。




5

“光之致敬”艺术装置


拍摄者: JIN S. LEE


“光之致敬”是一个纪念性公共艺术装置,首次在9/11事件发生六个月后展出,以一种独特而简单的集体纪念姿态,每年 9 月 11 日晚上从黄昏到黎明照亮这座城市。它已成为一个标志性的象征,既纪念那些遇难者,又庆祝纽约坚不可摧的精神。


该装置在 9/11 纪念馆以南的炮台停车场的屋顶上,伸向天空四英里,由 88 个 7,000 瓦的氙气灯泡组成,这些灯泡放置在两个 48 英尺的正方形中,与双子塔的形状和方向相呼应。




6

技术细节


拍摄者: JIN S. LEE


彼得库克景观设计事务所用简单的绿色设计构建了一个生态的,多结构的纪念地:绿色屋顶下面有地铁车站,停车场,设备间等等。这个漫长7年的设计过程,面临诸多协调和挑战,最终和谐完工。


911纪念地使用了大多数人们都可以理解的符号语言。这种语言属于“反省缺失”的一部分。人们离开城市日常生活,进入416棵橡树组成的森林。这片森林夏季苍郁荫凉,秋季红叶夺目,冬季凋零却透过温暖的阳光,春季嫩绿鲜活。双塔原址做了向下跌落的30英尺的大瀑布,设计师沿建筑遗址四边轮廓布置了一圈并列的锥形跌落引水渠,这使得从这里跌落的水流效果更为美丽,同时也更为节能。夜晚效果同样好看。


参观者在瀑布雷鸣般的声音中沿着青铜栏杆看受害者的姓名。往后退,就是让人身心舒缓的树林。树林密度适宜,期间点缀着惬意的广场,石凳,草坪等等。设计恰如其分,不多不少。在这片安静的空间中,鲜明的尺度,特色,品质还有光,空间都让人难以忘怀。


设计师采用了简约的元素和材料。比如花岗岩使用为单一品种,铺成道路,制成长凳。草坪和攀缘植物面积克制,整个广场采用同一树种。有限的色彩运用塑造出安静的氛围。这些简约的材料和设计都是经过大量的工作才得以实现。


在整个科技和建造的过程中,可持续性的思想一直贯彻其中。高效的雨水利用系统,树林灌溉系统使得纪念广场水循环平衡。高密度的森林在各个季节都营造了令人舒适的微气候。广场的设计单元都容易更换和维修,森林的土壤足够项目茁壮成长。路面采用可再生的路面。




7

项目信息


“反省缺失”---世贸中心911国家纪念园

项目委托:911国家纪念博物馆委员会

面积:2.63hm2

地点:纽约

设计时间:2004-2010年

建成时间:2011年9月11日

设计主创:迈克尔•阿拉德、彼德•沃克及其合伙人景观设计事务所(PWP)

设计团队:马修多纳姆戴维•沃克和Conard林格伦、亨德尔建筑师-迈克尔•阿拉德、助理建筑师-戴维斯布罗迪

结构工程师:康托尔Seinuk



【END】

------------------------

编辑:朱禹诺 左飞宇

审核:李洪东